2011年12月25日日曜日
光子+2011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
開放時間/Open Hours:
週一(Mon.)~週五(Fri.)9am~5pm。
週六(Sat.)~週日(Sun.) 9am~6pm。
休館日:
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2012/1/22~1/29春節休館
Closed at the first Monday of every month。Closed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展覽地點/ Venue:
美麗永安生活館/Beauty Forever Living Art Center
新北市中和區中和路390號2樓,
2F., No.390, Zhonghe Rd., Zh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23574, Taiwan (R.O.C.)
TEL:+886 (02) 2929-8830
交通資訊/Traffic:
捷運南勢角線 永安市場站2樓 MRT:Yongan Market St.,2F
2011年12月24日土曜日
Ingredients fo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Design Methodologies: RCA IDE1:Superform
Ingredients fo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Design Methodologies: RCA IDE1:Superform: Superform 是 IDE1 第一個學期(一年總共有 3 個學期:秋季、冬季、春季)的最後一個 module。這個 module 的目標很單純,就是做一張椅子。椅子設計無疑是設計師最常用來表現設計力的命題,它不僅是個生活化的物件,門檻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也能反映設計師的想法、...
2011年12月22日木曜日
設計反思社會:到底設計中,社會是什麼?
最近在整理有關互動設計的一些書單,偶然發現設計類留學名站MFA_Study的36本對工業設計師來說: 重要的[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設計技法,構成(Layout)與形態是專業設計師寫的之外,有些設計書不是工業設計師寫的。 比如:
社會思考設計
Article by Jerry Cheng
「設計」一直都是西方現代化經驗的一部份,現代設計史與社會學史之間也存在著微妙的呼應,然而社會學者,尤其是發展社會學者,對於「設計」卻幾乎沒有任何研究的興趣。為什麼如此,本身就是個有趣的問題。
社會學是啟蒙運動的思想產物,歐洲人從封建秩序中甦醒,在身份制的崩壞中同時發現到「社會」與「個體」的存在,希望透過社會環境的理解,透過理解之後的介入,來改革社會秩序與改善個人生活。近代設計的誕生,按照設計史之父Nikolaus Pevsner的「正統」說法,起源於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高度工業理性主義的水晶宮建築,以及其後William Morris帶動反制的Art & Craft movement。
【圖:Engraving from 1886 book "True Stories of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by Cornelius Brown】
面對歐洲工業化後的社會巨變,貧窮、衛生等問題叢生,設計思想的源頭與社會學極為相似,希望透過設計來介入「物」的世俗化秩序,以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圖爾幹、韋伯、馬克斯等早期社會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都對資本主義的市場放任思想保持警戒,而西歐從William Morris到Bauhaus的設計運動也一直充滿著社會主義的思維與關懷。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