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月曜日

游擊手的社會學研究想像:「概念設計」的自我檢視與「研究原型」的個案分享



講題:游擊手的社會學研究想像:「概念設計」的自我檢視與「研究原型」的個案分享
主講人:鄭陸霖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時 間:101年1月6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 - 下午4時30分
地 點:人文館南棟社會所802會議室
簡 介:
學者的知識興趣、學術關懷與方法偏好因人而異,這些差異在既有理論與文獻所構成的典範中導致不同的位置。回顧過去的研究,我處理的常是在主流典範下被忽視甚至棄置的經驗對象。認識到自己這種學術游擊手的位置,本次演講首先簡單回顧過去的研究軌跡,反省自身所選擇面對的好奇與焦慮,乃出自於在概念設計上企圖捕捉某種朝向未來、橫向連結的「殘餘」(leftover)社會學。而這也連帶導致了三個需要面對的特殊問題:(一)經驗範圍(scope)相對不成比例下在分析概化上的困難,(二)發展中的開放可能往往內涵高度的因果不確定性,(三)研究對象常落在跨學科或學科內次領域間的尷尬位置。累積了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後,慢慢也發展出一套應付「守備的孤獨」(被遺落的研究對象)與「回傳的困難」(回到社會學界)的生存之道。

「概念設計」(concept design)跟「原型化」(prototyping)是社會學者並不熟悉的設計領域中流行的方法概念。因為摸索設計社會學的機緣,我意外從設計師的現場自省找到與自己研究實踐的潛在關聯性。環繞著概念設計、擴大經驗、粗糙原型化等幾個概念,我將借用這套方法想像,將其轉譯成與社會研究經驗貼近的語彙,希望因此能有效地跟社會學的同行分享個人或許獨特(因而有些參考價值)的研究經驗與方法體會。演講過程將穿插運動鞋產業、汽車產業、收視戶抗爭、表森道文化聚集、以及女性室內設計專門職等幾個過去的研究設計來具體闡釋前述研究設計與執行步驟的重點,後半則介紹目前正進入原型化階段的繪本與社會電視(Social TV)研究,當成初次的使用者測試來蒐集學界先進的寶貴意見。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